顯示具有 飲食迷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飲食迷思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

「生酮飲食」減重真有效?好處超乎你的想像(新增低醣高脂飲食注意事項)

為何生酮飲食這麼紅,真是燃脂瘦身的特效藥?

所謂生酮飲食,其實就是根據三大營養素-「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」比例調整後,所稱之的飲食方式根據,內容包含四大類,第一為原本用來治療兒童癲癇的「傳統生酮飲食」、還有日後發展的「合併中鏈三酸甘油酯之生酮飲食」、「阿金飲食法」,以及穏定血糖為基礎的「低升醣指數飲食法」。


2017年於英國醫學期刊(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)所發表的文章指出,在同樣的熱量攝取下依照攝取的營養素比例不同,其減重效果也不盡相同。



生酮飲食好效果
研究發現,在限制相同的熱量下,使用高脂低醣飲食相較於一般均衡飲食,短期(2年內)追蹤發現更可以獲得優異的減重效果(-4.7公斤),略勝地中海飲食(-4.4公斤),不僅如此,減少的體重量更多於低升醣指數飲食法(-2.9公斤);同時,利用高脂低醣減重所帶來的好處也不少,包括控制血糖、降低血脂、治療非酒精性肝病,甚至是女性因肥胖所造成的不孕及流產,皆因能其「瘦身」成效,而對身體有所助益。



高脂低醣飲食之代謝機轉
那為何高脂低醣飲食可具有如此驚豔的變化呢?可由其生理機轉來窺之一二。目前已知與均衡飲食不同的代謝方式,包括:
1)藉由高蛋白飲食引發的增加產熱
2)蛋白質代謝後之醣質新生作用
3)通過排出汗液或尿液中的酮體達到整體能量消耗的目的。
如此裡應外合,讓艱辛的瘦身崎路鋪上一條平坦的康莊大道。

然而,網傳常有一說法,高脂低醣飲食所帶來的快速體重減輕,是因為脫水所造成?研究發現,其實高脂低醣飲食主要代謝仍以脂肪為主,而非是大眾舊時所認知的單純脫水而已。

除此之外,高脂低醣飲食還能有效抵抗減重者宿敵飢餓感」。根據人體隨機對照實驗發現,腸內可抑制飢餓感的激素YY胜肽」,比起均衡飲食,高脂低醣飲食法可讓體內的YY胜肽濃度上升,以達到抑制飢餓感的效果,讓減重的毅力可以更持久,登上完美體態的高峰。



高脂低醣飲食怎麼吃:
最後,高脂低醣飲食雖好,仍有其需注意事項及並非所有人都能適用。

首先,是食材的選擇,為避免高脂低醣所帶來的飲食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,食材應挑選天然未加工的食材,如堅果種子類及大量蔬菜,以確保體內維生素及礦物質充足;除此之外,因體內水份散失增加,故建議需適時攝取足量的水份及鈉,以免造成電解質的不平衡。

最後,必須強調的一點,本飲食法並不適用於慢性腎臟病的患者,本類患者需控制蛋白質、磷、鈉、鉀的攝取,若是不當嘗試,可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,甚至造成死亡的風險。


高脂低醣飲食之推薦食材類型
蛋白質
乳製品
油脂類
堅果種子類
蔬菜
*
*黃豆製品類
肉類
家禽
海鮮
起司
奶油
全脂乳品
優格
奶酪
橄欖油
酪梨
椰子油
堅果
堅果油
杏仁
亞麻子
堅果
胡桃
松子
純可可
所有蔬菜類,包含綠葉蔬菜、十字花科蔬菜
水果可食用,但需納入碳水化合物總量計算
*:蛋奶素者可以利用「蛋」、「奶」、「黃豆製品類」等蛋白質食材種類來進行『素食生酮』。

高脂低醣飲食注意事項
1. 食材應挑選天然未加工的食材,如堅果種子類及大量蔬菜,以確保體內維生素及礦物質充足。

2. 因體內水份散失增加,故建議需適時攝取足量的水份及鈉,以免造成電解質的不平衡。

3. 本飲食法並不適用於慢性腎臟病的患者,本類患者需控制蛋白質、磷、鈉、鉀的攝取,若是不當嘗試,可能會加速腎功能惡化,甚至造成死亡的風險。


參考資料: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8264433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6803589


珍珠粉真能美顏、養肌顧身體?原來這樣「用」,才有效!

珍珠粉之廣告強檔:「珍珠粉含有18種胺基酸及許多微量營養素,其中胺基酸更有9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,必須從外界攝取;除此之外,其中所含有的天然鈣,人體更好吸收無負擔;更有收口生肌、美白養顏、鎮定安神等功效,是外服內用古方聖品。」




一顆小小牡蠣裡的分泌結晶,難不成真是聚集日月精華的通天神藥?今天,就以民俗傳說的三項功用:「豐富胺基酸」、「補鈣養身」、「美白養肌」,利用現代的成份解析及人體實證,為消費大眾好好守住白花花的鈔票。


宣稱功效一、「豐富胺基酸」
經常接受採訪的人,通常會有個經驗,廠商請你強調其中的成份,但是實在找不出特別之處,就只好把成份分析拿出來,上上下下的仔細看過一回,然後鎖定有數字而非「負號(-)」或是「零(0)」的內容,只要有「含量」的,就會用「豐富」二字來形容。

所以,只要認真的閱讀珍珠粉的胺基酸總量,將會讓人大失所望,無論其中胺基酸種類有多麼五彩繽紛、人體必需胺基酸一應俱全,每一公克的珍珠粉之胺基酸總量約只有「10~30mg/g」。也意思是說,想單靠珍珠粉吃進一顆雞蛋白蛋白質胺基酸量,大概要吃到200~250公克的珍珠粉,撇開珍珠粉的高昂價格,光是吃到250公克的珍珠粉就足以讓人腸阻塞!

所以,想利用蛋白質與胺基酸來補身體嗎?聰明的選擇豆魚肉蛋類,錢多一點的也可以買個蛋白粉來喝,都遠比吃珍珠粉CP值高得許多。


宣稱功效二、「補鈣養身」
市面賣鈣商家百百種,每一家都說自已的成份最細緻、最好吸收,甚至還有許多網站公開各種鈣成份的吸收率,只是數值上類似仍不精確,究竟要怎麼選擇才能吃到最好的鈣片呢?

老實說,以下的答案將衝擊各位對於精準數字額葉神經,激活區由紅轉灰!一般而言,無論是市售何種鈣質成份,其吸收率約為「30~40%」;除此之外,根據動物及人體實驗類型及檢測方式的不同,其數字也約有出入,而非百分之百的精準;再說,人體對於鈣質吸收的機轉,本身就會有所調節,絶對不是吃進肚子裡,身體一定照單全收。

若是以筆者看來,只要確定每日攝取鈣質有達到營養建議量,然後消費者對於目前的消費方式是可以接受的,其實絶非一定得物以稀為貴,吃「珍珠粉」補鈣一定比較好之類的!

宣稱功效二、「養肌美白」
這一塊解說需要拆成二個方向,其一是「養肌」,像是促進傷口癒合、治療褥瘡等;其二是「美白」,包括縮小曬斑形成、減少皮膚色階差異等。為何一個面子問題,卻需要以二種面向討論呢?因為「實證結果」差很大!

目前對於珍珠粉相關研究多有涉略的國家,應是中國大陸莫屬,像在2004年時,就有一篇關於珍珠粉與傷口癒合高達320人的觀察性研究,除此之外,若是查詢「google學術搜尋」、「華藝」、「百度」等,先不論實驗嚴謹度及證據等級,有做人體實驗就聊勝於無;統整下來,像是褥瘡、傷口癒合,甚至是嬰兒紅臀,都有一定的潛在可能效果。

至於「美白」,又要分為二種使用方式「內服」、「外敷」,以中醫的理論,無論是外敷內服都有療效;但是以人體實驗而看,卻沒有相關有力的研究在此多有著墨,換個文謅謅的說法,就是「證據不足以支持服用珍珠粉可以美白皮膚」;既然用吃的證據不足,那麼敷在臉上呢?


以中醫的角度,許多古籍都記載著珍珠粉抹面的好處,像是「證類本草·卷二十」、「雷公炮製藥性解·卷六」、「馮氏錦囊秘錄·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七」等都認為,珍珠粉敷面可讓人有好氣色。然而,只要拿著珍珠粉往臉上一塗,就能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嗎?那就要從皮膚的構造來剖析了。

皮膚最外層由510層已死亡的扁平無核細胞組成,這些死亡細胞彼此交錯排列,呈脫水狀態且角質層十分堅韌。除此之外,角質層的表面還有一層由脂肪酸,胺基酸等物質構成的薄膜,這種薄膜「封閉」到連水分子都難以通過。所以光以珍珠粉「敷面」,就能擁有嫩白雪亮的肌膚,實在是言之過早[1]


其二,珍珠粉裡超過90%以上都是碳酸鈣,若是敷上珍珠粉真有療效,那麼敷上微米型的鈣片不是效果更優?若是因為珍珠粉裡的胺基酸,那我誠心推薦敷個乳清蛋白吧!分子量小好吸收,價格相比之下還便宜許多。可惜,所有建議都有個大前提,營養素中的「鈣質」及「胺基酸」真能美白?成份能光是用「敷」的,皮膚就能完整吸收?抑或其實只是去掉皮膚上層那薄薄的死皮層,所以看起來似乎比較光滑?



台灣一直是以卓越的醫療引以為傲,然而市面上充斥的保健食品卻和這份榮耀天差地別,以在台灣賣得嚇嚇叫的「珍珠粉」為例,廠商本身也可撥出些許的產品及經費,研究「珍珠粉」與「美白」的研究,也算得上善盡一些社會責任吧!

PS.附上常常讓我失眠的youtube—「羅輯思維」,其中一部對於中醫的評述影片你怎麼還信中醫


PPS.我並不反對中醫,只是覺得中醫應該用更有邏輯及科學的方式來思考,以珍珠粉為例,可以試試「隨機雙盲試驗」來研究療效,更能讓這項產品實至名歸!




參考資料:
1.     康斯坦丁 and 不详, 珍珠粉美容只是个传说. 创新时代, 2011(2011 12): p. 81-81.
 王秀华. "珍珠粉治疗外科浅表性皮肤损伤 168 例分析." 中国社区医师: 医学专业 32 (2011): 180-180.
 徐月玲, 熊小云, and 郭海云. "局部氧疗配合珍珠粉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." 护理学杂志: 综合版 20.5 (2005): 31-32
 胡亚玲, et al. "昏迷患者肛周及会阴外用珍珠粉防治湿疹的观察." 护理与康复 8.8 (2009): 711-712.
 蒯荟芬, and 李慧芳. "氟哌酸+ 珍珠粉在压疮护理中的作用." 临床护理杂志 2 (2009): 78-79.


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

喝雞精真能補體力、變聰明?結果讓人不敢置信,連十兆的細胞都驚呆了!

記得幾年前曾經寫過一篇補品的文章,內容提及有病患拿雞精當營養品來灌的事件,後來有人留言說「有誰會笨到只灌雞精而不灌營養品」?齁齁,話說這位大德一定沒當過臨床營養師,民眾許多天外飛來發想的保健創意,不但能夠跌破人們十次眼鏡,還能讓身上十兆細胞都驚呆了!




雞精的精華原來是這個「絲胺酸」+「肌肽」
雞精的精華在那裡,不在某知名廠商在廣告中的台詞:「統統拿去做雞精」那麼簡單,其中胺基酸才是奧義絲胺酸(anserine」及「肌肽(carnosine[1],二種皆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物質,同時也能減少著名的壓力賀爾蒙—「可體松(cortisol)」的體內含量。也因為這家公司願意專注在人體研究,才得以獲得為數不少的實驗成果。(若是其他賣什麼滴雞精或是魚精類的,想要投機取巧,可以試著拿自家產品化驗這二種胺基酸的濃度,也許可以有機會翻盤)

 


喝雞精真能變聰明?看看文獻怎麼說

2013年時,一項針對20位健康男性飲用雞精的研究,持續一個月一天喝二次雞精,在一週內發現自覺疲勞感有明顯改善,不過,有趣的是,可能是工作才是真正疲勞感的大敵,所以研究在第四週後的量表結果,竟然是「沒有差異」;不過,研究成果倒也不令人失望,文章指出,飲用雞精者無論是在第一週或是第四週時,比較使用安慰劑的人,出錯機率有小幅度的改善[3]

但是研究成果真是一面倒向雞精嗎?很可惜,根據台北醫學大學在2016年發表的文章指出,102名受試者在飲用雞精二週後,無論是當下或是事後二週追蹤,所有的認知項目結果皆無顯著差異[4]。而後,也有針對雞精進行系統性文獻回顧,雖然發現飲用雞精也許可以小幅度地減少工作出錯的機率,以及稍微增加記憶能力,但是大多的文獻仍有高度的誤差風險,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雞精的功效[5]

最後,筆者以2016年所發表的系統性文獻分析為總結:「雞精是否能夠增強認知能力仍言之過早」。

營養師的小提醒:
1. 雖然廣告常見台詞常會說「雞精含有豐富的胺基酸」,但是符合這營養的大前提是「人體所需的熱量與蛋白質足夠」;在人體基本生存需求都不足時,所有攝取的營養物質,都將以維持基礎生理代謝的熱量方式代謝;若是屬於營養不良的高危險族群(可參閱:「吃飽不等於吃好!1分鐘揪出是否營養不良」一文),必須先和營養師討論後,再進行補充為宜。
 

2. 雞精所宣稱的有效成份「絲胺酸(anserine)」及「肌肽(carnosine)」,可由人體自行代謝產生,屬於非必須胺基酸。若是有慢性腎臟病或是特殊慢性代謝疾病,應與醫師及營養師討論,以免花錢反傷身。

3. 本文內容由衷向著名食品廠商「白蘭氏」致敬,願意在台灣這個充斥漫天喊話及使用者見證的市場中,仍願意撒錢進行人體實驗,無論結果如何,這樣的醫學信念已著實讓人折服。




利益迴避:
不止「作者宣稱沒有利益衝突(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)」,作者本人是拿自已的青春燃燒來寫文呀!




參考文獻:
1.     Li, Y., et al., Bioactivities of chicken essence. Journal of food science, 2012. 77(4).
3.     Yamano, E., et al., Effects of chicken essence on recovery from mental fatigue in healthy males. Medical science monitor: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, 2013. 19: p. 540.
4.     Chan, L., et al., Effectiveness of essence of chicken in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in young people under work-related stress: A randomized double-blind trial. Medicine, 2016. 95(19).
5.     Teoh, S.L., et al., Chicken essence for cognitive function improvement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Nutrients, 2016. 8(1): p. 57.


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

女生壓力大,要吃什麼才能心情好?實證營養素報你知

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常常生理出狀況;尤其身兼多職女性,除了要平時要努力上班、賣命工作,下班還要努力照顧夫小,每個月更要承受月經伴隨而來的不適,以及每個月的賀爾蒙波動,各種不得不的八面玲瓏,讓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大增。根據國外統計發現,女性憂鬱相關的醫療,高達男性的1.5倍,著實是目前捉襟見軸的健保體系,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課題。


此時,天外飛來一陣美味福音,原來補充營養素也能救憂鬱!不單只是吃顆綜合維他命那麼簡單,還必須搭配對的劑量及適合症狀,才能補好補滿,讓女性在生活上更能如魚得水。

實證舒壓營養素
1. 必需脂肪酸:

什麼是「必須脂肪酸」?以下簡單講「是指人體生理不可缺少,但自身又不能合成,必需由食物供給脂肪酸稱之;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兩種,一種是ω-3系列的α-亞麻酸(183),一種是ω-6系列的亞油酸(182)」。而在研究中發現,必需脂肪酸可減少發生在女性因生理變化所帶來的不適感。

每日攝取2克的omega-3脂肪酸 (含有12% DHA 18% EPA),持續一個半月後,發現可有效減輕經前症候群,與更年期時所帶來的焦慮問題。因此,若是想利用必需胺基酸來緩解生理期或更年期所帶來的焦慮感,別以為心情不美麗吃一顆來救急,需要長時間的補充才有用哦!

2.維生素B6+

維生素B群,一項市面常見的維生素補充品,負責體內多項生理代謝的輔因子,以用來合成腎上腺素及神經傳遞物質,如血清素及多巴胺。

以血清素為例,是著名的「人體幸福傳遞物質」,血清素是與精神疾病有重大關聯的荷爾蒙;像是憂鬱症或恐慌症等精神疾病,都是因為血清素的功能障礙,導致無法正常運作所產生;而微量營養素「鎂」,是體內腎上腺素和神經傳遞質合成中的重要輔助因子,更涉及神經細胞正常代謝功能。

研究發現,每日補充200-mg50 mg維生素B6,經過一個月後,有助於減少經前焦慮的問題;有趣的是,若是只單獨補充「鎂」或是「維生素B6」,就不會有如此顯著的效果。

至於傳說中對於穏定神經有奇效的葉酸及維生素B12呢?人體實驗的答案恐怕要讓人失望了!一項針對於老年婦女研究指出,葉酸及維生素B12對於減輕老年期的焦慮感無效。

3. 維生素C

維生素C,十分著名的抗氧化劑,最成功的歷史戰役就是解除了古代船員的終極病疫—「壞血病」;除此之外,也作為腎上腺素和神經遞質合成中的輔因子,還具有重要的抗氧化作用。

研究發現,每日攝取高劑量維生素C1000毫克/天,一天三次分次攝取14天後,可有效減輕焦慮程度和壓力賀爾蒙-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;ACTH」,而根據台灣行政院衛生署制定維生素C上限攝取量為2000毫克,也未有超過國家規範,也許是現代忙碌壓力大的女性們,可以短期考慮的補充品之一哦!

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驗,工作或生活壓力大時,會就想吃些甜食、蛋糕解解饞?這可不是單純因為後天的心理制約,或是影響血糖波動那麼簡單,當高糖高脂食物消化後,會刺激腦內鴉片類物質的釋放,同時抑制壓力回饋系統活性,以增加多巴胺和血清素合成,進而讓人減少心理壓力感。

最後,下次心情不美麗,別再急著拿起手邊的餅乾糖果往嘴裡塞,平日可以試著補充像是「必須脂肪酸」、「鎂加維生素B6」,以及「維生素C」,都能讓人心情變得更美麗哦!


參考文獻:


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

什麼,韭菜竟然不是退奶元兇?原來是OO,跌破萬人眼鏡的實證退奶食物大募集

相信許多想哺餵母乳的媽媽會發現,生產後,才是另一場飲食戰爭的開始。



網傳OO食物會發奶,長輩又說XX食材會退奶,搞得家人煮三餐很忙,媽媽挑食也挑得霧海茫茫。不過,目前民間傳聞的退奶食材,多數仍處在「個人經驗分享」,讓聰明的媽媽們在哺餵母奶期間,從享受美食瞬間墮入愁雲慘霧,好不難受。

然而,這些退母奶食材究竟是遠古訛傳,還是對於降奶是確有其事?為了一些有著不得不苦衷需要退奶的媽媽們,筆者這次以人體實證文獻探討,綜合四種已經由實證證明的四種退奶食材,讓退奶退得真憑實據,跟人體白老鼠揮手說掰掰!

退奶食材大募集
退奶食材一、薄荷(peppermint

什麼,竟然是隨處可見的薄荷一味?媽媽看到這裡,先別急著大吃一驚!別擔心,文獻指出,如一般普通稀釋後的薄荷茶、或是薄荷口味的食物、零食或調味料,這樣的中低劑量,對於母親產乳量影響不大。

探究薄荷會減少泌乳量的原因,是當中成份會導致抗半乳糖的作用,進而減少母乳量。在一些婦女的個案報告中,若是高劑量的薄荷或是使用高濃度的萃取精油,像是薄荷超涼成分的牙膏,是有可能導致發奶量變少[1]

退奶食材二、偽麻黃鹼(pseudoephedrine
什麼是偽麻黃鹼(pseudoephedrine)?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專有名詞,其實廣泛存在於感冒用藥中,利用血管收縮的功效用以治療惱人的鼻塞

在一項極小的單盲隨機交叉人體實驗中(樣本數為8位),發現服用一天四次60毫克的偽麻黃鹼,研究發現,偽麻黃鹼透過抑制催乳素,導致母奶大減24%,平均每天可減少到160毫升的泌乳量[2]。所以,若是母親在哺乳期感冒鼻塞,記得慎選治療的中西醫藥物種類,免得泌乳量變少。

退奶食材三、甘藍菜

蝦米,甘藍菜竟然會退奶?

遙遠的古代智者們,就發現在腫痛處敷上白菜汁對人體的好處多多,像是減輕扭傷或骨折引起的水腫。而科學家們將想像力無限延伸後,人體實驗發現,甘藍菜不止好吃,更能緩解乳房腫脹所造成的疼痛不適。

不過,仔細閲讀甘藍菜VS退奶的文獻,其實是以「外敷緩解乳房脹痛」為主,而非「內服減少母乳量」。所以,若是慈愛賢惠的善心婆婆炒了一道甘藍菜,別立馬殘忍地推卻這道真情好料理,目前沒有文獻表示用「吃的」甘藍菜會影響泌乳量。媽媽們!大膽的用動動手上的筷子,將感恩的心大口吃下肚吧!

退奶食材四、酒精
東方生產後的媽媽們,坐月子是一種獨特又重要的習俗,而在飲食中也少不了一味美味料理「麻油雞酒」。然而,「麻油雞酒」中的「」,真是媽媽補身的上等好物嗎?

看來答案是否定的,在2014年歐洲出版的「基礎臨床藥理暨毒物學」雜誌的內文中,就已直接指出「酒精會抑制泌乳射,導致母乳產量暫時降低[3]。各位媽媽請注意!不能飲用酒精的原因不是母乳裡有酒味,導致心肝寶貝不喝,而是直接減少母奶產量,讓baby餓肚子。

除此之外,老一輩的會說吃雞酒寶寶會睡更好,一眠大一吋,這個理論也是「錯」的。
研究中發現,母親攝取酒精會干擾吃母乳寶寶的正常睡眠型態,連帶著媽媽的睡眠狀況也受到影響[4]

所以囉!若是還想用雞酒給餵奶媽媽滋補養身嗎?記得把酒精燉煮至完全蒸發會比較好哦!

不會導致退奶食材五、韭菜:
韭菜,中醫藥籍『貴州民間方藥集』一書中記載「治年久喘吼,又可通經催乳」;然而,在漫長的世代演進後,不知何時韭菜反而成了發奶媽媽過街喊打的退奶濁物。有趣的是,翻閱文獻後,甚至發現泰國其實是把韭菜當成一種發奶蔬菜[5],著實令人饒生妙趣。

而韭菜是否是否真會導致泌乳量銳減,目前並沒有確定的文獻或實驗證明,甚至傳統中醫古書也未見著墨討論。下次親朋好友再有人準備哺乳,又愛韭成癡,別再以退奶這種空穴來風的原因拒絶,請用專業又不失尊重的口吻請她好好的大塊朵頤吧!

最後,母乳已是全球一致推崇的嬰兒哺餵方式,相關研究也多是討論如何增加發奶量,,談論到退奶的相關資料實在是少之又少。以全球知名的醫療網站—「uptodate」為例,退奶知識幾乎被河蟹帶過。筆者還是在此呼籲,若非因生理因素,如服用特殊藥物、身體因故限制等不得不為之因素,哺餵母乳仍是目前對寶寶與母親最好的上天恩賜。




參考文獻:
1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West, D.D.L. and L. Marasco, breastfeeding mother's guide to making more milk. 2009: McGraw-Hill.
2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ljazaf, K., et al., Pseudoephedrine: effects on milk production in women and estimation of infant exposure via breastmilk. 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, 2003. 56(1): p. 18-24.
3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aastrup, M.B., A. Pottegard, and P. Damkier, Alcohol and breastfeeding. 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, 2014. 114(2): p. 168-73.
4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Heil, S.H., et al., Ethanol and lactation: effects on milk lipids and serum constituents. Alcohol, 1999. 18(1): p. 43-48.
5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Zibadi, S., R.R. Watson, and V.R. Preedy, Handbook of dietary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human breast milk. 2013: Wageningen Academic Pub.


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

防曬飲食大破解!讓人跌破眼鏡的五種實證美白營養素,吃對才有療效!

「你也太誇張了吧!」一見她的模樣,我不禁失聲大喊。

朋友A頭上頂著大大遮陽帽,配上超大隻太陽眼鏡,另加一件包臉加包頸的誇張口罩,更別說快到肩膀的黑色手套,若不是認得她的身材體型,還以為那裡跑來的銀行搶匪。



「吼,沒辦法呀!我一曬就黑,只好這樣包緊緊的騎車囉!」一聲長嘆,言語中有著藏不住的無奈。

「不然這樣好了!今天,我們先享受自然式騎車的快感;然後,答應妳,我找找有沒有一些關於防曬飲食的文獻,如何?」

究竟有什麼食物或營養素可以幫助防曬健膚呢?以下五類食物,讓你吃愈吃愈美肌哦!

1. 維生素A類(包括其衍生物—茄紅素、Beta胡蘿蔔素):
已經有多項人體研究證實,多攝取維生素A及其衍生物,如茄紅素、Beta胡蘿蔔素等,都有助於日照後的皮膚修復,像是曬後斑點、細紋,多攝取此類食材,讓你當個不怕曬的白晳美人。
代表食物種類:
胡蘿蔔、紅肉西瓜、地瓜、蕃茄、紅鳳菜、紅莧菜、南瓜等。

2. 維生素CE、硒:
這些三種營養素,都有一項特色—「強力抗氧化」,進而加速皮膚曬後修補。不過,也有研究顯示,食用單方維生素E補充劑,對於減少曬斑並沒有幫助。看來,複合性的營養,例如攝取多樣化蔬果,才是保養皮膚的上上之道。
代表食物種類:
維生素C:芭樂、木瓜、綠豆芽、香吉士、花椰菜
維生素E:黃豆、芝麻、堅果、杏仁
硒:啤酒酵母、蘆筍、磨菇

3. 漿果類,內含鞣酸萃取物:
漿果類的食材,因含有豐富的植物多酚—「鞣酸萃取物」,其優異的抗氧化能力,不只抗曬有功,包括減少運動員的疲勞酸痛感,都很有幫助。
代表食物種類:
漿果類(如紅莓、黑莓)、紅石榴、蔓越莓

4.咖啡:
老一輩的人常說,懷孕時不要喝咖啡,免得生出黑炭小寶寶。看來實證答案,完全顛覆我們的想法。因為咖啡中,有種抗氧化物質,名叫「綠椽酸」,具有抗氧化的效果。所以,怕曬傷皮膚嗎?來杯美味的好咖啡吧!
代表食物種類:
咖啡。

5. 純可可:
吃可可也能護膚美肌?這裡指的是,完全無添加反式脂肪,或是精緻糖的100%純黑巧克力哦!人體研究發現,純可可的抗氧化多酚,有助於皮膚曬傷後的癒合很有幫助;不過,文章中也強調,吃一般市售,摻入一堆加工物的巧克力,對於皮膚保養「沒有幫助」。
代表食物種類:
無添加的100%純黑巧克力。

網路傳言說,多喝綠茶能治療曬傷,是否真有其事呢?答案恐怕讓你失望了!研究指出,攝取綠茶萃取物加上維生素C,對於日照後的皮膚保養,並沒有太大的幫助。

至於吃芹菜是否會造成皮膚變黑?其實,這種曬傷、變黑的問題,是一種名叫「光過敏反應」,屬於食物過敏的一種。而食物過敏百百種,甚至有人會對蜂蜜、胡蘿蔔過敏。所以,若平日攝取都有沒有皮膚不適的問題,則不需刻意避免。因為這些食物中,也有滿滿的抗氧多酚與微量元素,吃了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健康哦!
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