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厭煩了廣告的天花亂墜?營養師說:「原來,養生根本不必花大錢」

俗話說,「便宜沒好貨」,所以人們總是願意多撒一點大筆的鈔票,來獲得廠商所宣稱的神奇療效。不過,這句話應用在食物上,不見得就亙古不變的定律!雖然台灣非藥品類人體實驗的風氣有待加強,在國外卻有不少探討實際效果臨床研究。今天就分享角度,來看看食物與人體實驗的奧秘吧!


什麼!喝柳橙汁也能降膽固醇?
一項找來31位受試者的臨床實驗,每天喝下750ml的柳橙汁,經過六十天後,發現有血脂困擾的受試者,血中低密度膽固醇竟然降低了!可惜的是,柳橙汁雖好,在正常人身上的膽固醇卻不動如山。此外,研究收案人數不多,也沒有隨機雙盲實驗設計。不過至少是個有心做人體實驗的好文章哦![1]

小小杏仁大驚奇!好血脂上升就靠它
根據一項達150人的隨機分派研究,比較沒吃杏仁的,吃巴基斯坦杏仁,以及美國牌杏仁,每天早餐飯前來10克,經過3個月後比較吃杏仁對血脂調整的成效。
實驗結果讓人跌破眼鏡,研究發現每天早餐飯前只要吃進10公克的杏仁,不止有助於各種血脂控制,包括惡名昭張的壞膽固醇、三酸甘油酯,甚至還能增加好的膽固醇含量。更重要的是,當享受完10公克的香脆可口杏仁後,對於體重與血壓並未有顯著的影響。[2]

原來養生健體不需花大錢!傑克,你說,太神奇了是不是?



另一項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所做的人體研究,在攝取相同的熱量之下,食用摻有杏仁的實驗組,都顯著的降低體脂、血脂及血糖。所以,消費真的是否需要購買上千破的減重產品,或是花幾百塊找營養師調整飲食?最後CP值怎麼拿捏,端看消費者心中的那把尺了![2]

PS.杏仁小八卦:不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,第二篇研究可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台北醫學大學所做的實驗哦!感謝台北醫學大學為國爭光,不只立足台灣,更揚名立萬。拜託各位讀者們不要吝內心的讚嘆,來賓請掌聲鼓勵鼓勵!

花大錢喝梅子萃取液最有效?自已動手泡也能建奇功
之前在「梅乾梅精好棒棒,強身護體樣樣來?原來,營養師『這麼』說」一文中,發現只要將梅乾泡水隔夜再飲用,就能小幅度改善肝功能[3]。除此之外,也有人想用吃梅乾泡水的方法,嘗試控制血壓,文獻作者找了近260位的高血壓前期受試者,經歷了二個月每天空腹喝梅水後實驗方法後,雖然文中的統計分析有點糟糕,最終還是大力的統出顯著差異[4]。雖然沒試過泡其他果乾是否也有如此神奇效果,不過想想只要拿乾燥梅子泡個水來喝,就可以省下過百上千購買梅子萃取液的費用,倒不失是個小資族的聰明養生小撇步。

那麼,市售熬製的梅精,是否也有如此功效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,也許應該先把非黑即白的二面想法擺一邊。而是要仿效同是亞洲一體的日本的嚴謹精神,不只是市售梅精,包括綠茶、薑黃等各種名產,日本廠商即使只掛「食品」等級,仍然用心費力的進行人體實驗,其中認真不苟的態度實在令人折服。

舉例來說,日本有一種民俗療法,利用喝梅精來緩解胃部不適。所以廠商為了印證這樣的傳言,便招來一群受胃病困擾的受試者,像是消化不良與幽門螺旋菌感染等,比較藥物與飲用梅精的治療效果,雖然最後的結果並沒有顯著差異[5],但是廠商的兢業負責的做法,實為台灣可敬學習的經營理念。

最後,你喝過可口可樂嗎?萬萬沒想到全球著名的垃圾飲料公司,也做起人體實驗研究哦!夠讓人跌破眼鏡了吧!他們利用自家的產品—『美粒果』,研究500個體重平均90公斤的胖子,每天飲用500c.c.的黃酮類含量不同的果汁,再去分析3個月之後的生理變化,雖然實驗掛名為實證等級較高等級隨機雙盲交叉實驗(randomized, crossover, double-blind),可惜實驗結果差強人意[6]。不過一家撈金爽爽賺的跨國企業,竟然也佛心來著進行臨床實驗,害我差點敗了二罐可樂來喝,以示誠意相挺。

早已數鈔票數到手軟的可口可樂公司,仍不忘為臨床人體試驗盡一已之力;反觀台灣廠商的銷售經營手法,實在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


參考資料:
1.         Cesar TB, Aptekmann NP, Araujo MP, Vinagre CC, Maranhão RC: Orange juice decreases low-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 and improves lipid transfer to high-density lipoprotein in normal and hypercholesterolemic subjects. Nutrition Research 2010, 30:689-694.
2.         Jamshed H, Sultan FAT, Iqbal R, Gilani AH: Dietary Almonds Increase Serum HDL Cholesterol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5, 145:2287-2292.
3.         Ahmed T, Sadia H, Khalid A, Batool S, Janjua A: Report: prunes and liver function: a clinical trial. 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0, 23:463-466.
4.         Ahmed T, Sadia H, Batool S, Janjua A, Shuja F: Use of prunes as a control of hypertension.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010, 22:28-31.
5.         Nakajima S, Fujita K, Inoue Y, Nishio M, Seto Y: Effect of the Folk Remedy, Bainiku‐ekisu, a Concentrate of Prunus mume Juice,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Humans. Helicobacter 2006, 11:589-591.
6.         Rangel-Huerta OD, Aguilera CM, Martin MV, Soto MJ, Rico MC, Vallejo F, Tomas-Barberan F, Perez-de-la-Cruz AJ, Gil A, Mesa MD: Normal or high polyphenol concentration in orange juice affects antioxidant activity, blood pressure, and body weight in obese or overweight adults.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5, 145:1808-1816.




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

梅乾梅乾我愛你,讓我清腸真神奇?原來,人體文獻這麼說.....
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認真女學生,正在在枯燥煩悶的內外科護理課中振筆疾書。老師以宣示詔書般的神聖音調,朗讀課本中的梵音:「治療便秘,可試著喝梅汁。」緊接著話峰一轉,再用羅剎般的凶狠後補一刀:「這 個 會 考!」。

從此,「黑梅汁=解便秘」的醫學理論就這麼深深烙印在懵懂無知的腦海裡了!十幾年過去了,科學研究與日俱進,「梅汁=解便秘」是否仍是不變的萬亙定律,或是悄悄的在知識洪流中蒙塵生灰?要解答「梅汁=解便秘」這個問題前,也許要先思考梅汁的原型—「梅乾」。

梅乾梅汁能通便?原來奧義在這邊
梅乾,號稱便秘殺手,如此兇狠的角色,在浩瀚書海中必然有其一席之地。梅乾解便秘的奧義組合,是在於其中含有高濃度的纖維(6.1/ 100克)、果糖(果聚醣)、山梨糖醇(14.7/ 100克),以及大量的酚類化合物(184毫克/ 100克),尤其當中的山梨糖醇,更具有滲透性通便的效果,同時梅乾又富含可溶性和不溶性纖維[1],這些成份無不是解決便秘的獨孤求敗,因此在生理機轉上的推演,的確有助於排便的可能。

那麼將實驗室的分析結論,重新演繹在人體實證研究中,是否仍然能處於泰坦般傲然的地位?一項在2014年的系統性綜論指出,梅乾的通便能力更勝洋車前子!但是看到這先別急著網購下單,作者也附註了一句十分謹慎的披註:「對於非便秘者的等級較弱」。為何一份堂堂的實證等級頂端綜論文章(systematic review;簡稱SR),卻寫出這麼模稜兩可的結論,可以看看下面這張研究結果[2]

表格中,無論是排便頻率(stool frequency)或是糞便稀稠度(stool consistency),其實都沒有一致的成效,因此,究竟是否真要把梅乾當成唯一的通便萬應丹?只能說「依照個人體質」了!

既然梅乾的輕瀉結果這麼曖昧不明,那麼梅汁或梅汁萃取物(簡稱梅精)是否就能更勝於藍?根據研究指出,梅汁應該也有不錯的效果,可惜有一好沒二好,雖然真的能夠減少便秘的問題,卻同時合併發生脹氣的問題[3] 。此外,若再將梅汁與梅乾成份相比,其中的便秘殺手—「山梨醇和纖維」,梅汁含量仍遜於梅乾[4]!個人以營養角度看來,若沒有牙口或咀嚼問題,想解決便秘,也許吞幾顆梅乾更能享彈牙的快感,還能吃到更多的營養菁華哦!

通便只有梅乾好?吃膩可以看這邊
若是吃膩了梅乾,有沒有其他美味食材能頂替呢?試試綠奇異果或杮子等水果吧!以綠奇異果為例,除了滿滿的膳食纖維外,同時也有促消化的蛋白酶與胜肽;除此之外,像是木瓜、芭樂、杮子、小蕃茄等水果,也同時擁有高量的膳食纖維,也是個值得考慮的選擇。

最後,若是廠商堅信自家秘方萃鍊的梅精真有奇效,個人十分鼓勵販售廠商除了注重銷售營業額數鈔票外,更可往科學研究之路大步邁進,為社會責任盡一份心力。建議可提供優質產品,進行人體隨機雙盲的介入性研究,此種方法設計嚴謹,屬於實證等級的最高境界,若真能做出與一般梅汁萃取液的顯著差異,不只能在台灣發光發熱,更能名揚國際,成為首屈一指的「台灣之光」。




參考資料:
1.         Attaluri A, Donahoe R, Valestin J, Brown K, Rao SSC: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: dried plums (prunes) vs. psyllium for constipation.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& therapeutics 2011, 33:822-828.
2.         Lever E, Cole J, Scott S, Emery P, Whelan K: Systematic review: the effect of prunes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.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& therapeutics 2014, 40:750-758.
3.         Piirainen L, Peuhkuri K, Bäckström K, Korpela R, Salminen S: Prune juice has a mild laxative effect in adults with certai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. Nutrition research 2007, 27:511-513.
4.         Bae SH: Diets for Constipation. Pediatr Gastroenterol Hepatol Nutr 2014, 17:203-208.

梅乾梅精好棒棒,強身護體樣樣來?原來,營養師「這麼」說

之前有個高顏值的認真小鮮肉,送了我一張新的國家考試認證-「藥師執照」,讓我受寵若驚。雖然在下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路人甲,不過好歹是個有掛牌的營養師,把人家的牌換掉,害我工作時總覺得在掛著羊頭賣狗肉。在此慎重呼籲,我是營養師」、「營養師」、「營養師」,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

具有高顏值的小鮮肉說,筆者所提出的實驗內容是梅乾而非「梅精」,氣到把印表紙拿來甩!在此先為A4紙喊冤,青天大老爺,雖然它們不起眼,但是並沒有得罪您呀!別再摔打紙張了!藍瘦~香菇~



「證據」不是「有」就好,也要看看等級如何
筆者原先用意,只是講述梅乾梅精對於緩解便秘的綜論文獻(systematic review;簡稱SR),不料廠商拿出一堆「證明資料」,拉裡拉雜的扯出一堆治療功能。本人十分感謝廠商的善舉,提供一個向大眾解釋的平台,得以說明目前醫療界的主流風潮「實證醫學」。內容的支尾末節就省略不談了,可以先看以下所謂「實證醫學金字塔」的簡易圖表,即可一目了然。





而廠商提出的二份日語資料,感謝google翻譯的神威大能,讓對於日文一竅不通的我,還能約略窺視內文一二。
第一篇:

不否認我的日文很爛,不過至少有看到「大鼠」二字,所以,這篇文章再好,也只是實證醫學等級的最低階—「動物實驗」。結論要嘛這是參考用文獻,抑或廠商是只是想把消費者當大鼠養?

第二篇:
這個協會林林總總的寫了一堆功效,若是對於資料有興趣的人,可以點入裡頭仔細閱讀,裡頭多數引用的參考資料,要不是動物實驗,就是沒有實際研究結果的文章。所以,引用結果恭喜晉升倒數第二等級—「專家意見」。


人體臨床實驗V.S.梅乾梅精有效?無效?
至於梅精或梅乾究竟有何人體文獻上的療效?倒可以提供幾篇讓大家討論,例如一篇2012年研究梅乾在改善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風險上,人體實驗的整體結論與蘋果乾相比,並沒有顯著差異[1];在一份160人的隨機對照實驗指出,每天食用100公克的梅乾,搭配500 mg的鈣與 400 IU (10 mg)的維生素D,與蘋果乾相比,骨質整體亦沒有顯著影響[2]

說到這,也許有人準備伸手打臉,「難不成拿到國考高考的營養師,連篇關於梅精的實驗都找不到嗎?」老實說,相關的人體研究還真的不多。不過,為了不讓廠商抱憾而歸,筆者使盡蠻荒之力,總算找到一篇關於梅汁與肝功能的實驗,在此向大家分享。

文章的實驗內容,分為喝一點點梅子泡水的梅汁、許多梅子泡水的梅汁,以及白開水共三組,過了二個月後再抽血檢查,發現有助於些微改善部份肝臟指數[3]。不過,因為文章中只有使用梅汁與白開水來做比較。若是實驗設計改用其他飲品,例如蘋果汁或鳳梨汁,是否也會有與梅汁相同效果?這筆者就不得而知了!

展現優質企業良心,從人體臨床試驗開始
究竟廠商的獨家精萃梅精是否真有奇效?老實說,我不知道,目前看學術文章的結果,對於梅精成份的評價,仍遜於它的原型—「梅乾」[4]。事實的真相如何?也許有良心的廠商,願意拿出良心實證的精神,準備拿著自家優異的產品通過嚴峻的人體臨床研究考驗!

 這次梅精的所有文章重點,其實放在「建議提供優質產品,進行人體隨機雙盲的介入性研究」,此種方法設計嚴謹,屬於實證等級的最高境界,而不是自顧自地拍拍短片,卻少了良心企業對於社會責任應盡的義務。如果廠商真的找不到研究機構,大可以找各大專院校合作,以筆者之拙見,在經歷實證學問考驗後的期刊內容,應可大大提升至「Original」,更可揚名立萬,真正成為光宗耀祖的「台灣之光」。




PS.最後解釋一下,為何臨床人體實驗與動物基礎實驗等級會如此天差地別,我引述江守山醫師的解釋,若是覺得這只是"專家建議",讀者也可自行上網查詢相關資料,答案也會大同小義:
什麼是人體對照"雙盲"研究?
為了提供讀者真正有效的營養素,我尋找 了大量的資料,並從中篩選出經過許多人體 對照雙盲研究證實有效的成分。所謂的人體 對 照 雙 盲研 究, 就 是 集 人 體 實驗、 對 照 實 驗 和雙盲實驗三種不同形式的實驗為一體的研 究方式,這方式可以剔除最多影響研究的因 素,因此獲得的結果也最為中肯、準確
組織實驗、動物實驗,無法證實「有效」
您可能不知道, 坊間有許多食品 常提到「經實驗證明具有○○○的效果」,當中所謂的實驗並不一定是"人體"實驗,而可能是動物實驗或組織 ( 體外、實驗室、細胞 ) 實驗,但是這類實驗並不能證明「人吃了會有效」,因為無論藥物還是食物,人體攝取後皆需經過胃酸消化、吸收,再經過肝臟代謝後才開始生效,而組織 ( 體外、實驗室、細胞 ) 實驗卻無從得知消化、吸收及肝臟代謝或血中其他 物質的影響。以癌症為例,組織 ( 體外、實驗室、 細胞 ) 實驗中的癌細胞株,用唾液就可以殺死,但想要消滅人體中的癌細胞株卻不容易,其原因便在於「人體」;動物實驗也是如此,即使是和人類最接近的猩猩、人猿,都和人類有極大的消化吸收及代謝差異,更何況是一般以老鼠進行動物實驗呢? 所以人體對照雙盲研究,可以說是醫學研究裡最具 有證據力的研究,也是現代醫學的基石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036586725/posts/182196035281635

參考資料:
1.         Chai SC, Hooshmand, S., Saadat, R. L., Payton, M. E., Brummel-Smith, K., & Arjmandi, B. H.: Daily apple versus dried plum: impac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.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2012, 112:1158-1168.
2.         Hooshmand S, Brisco JR, Arjmandi BH: The effect of dried plum on serum levels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-κB ligand, osteoprotegerin and sclerostin in osteopenic postmenopausal women: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.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4, 112:55-60.
3.         Ahmed T, Sadia H, Khalid A, Batool S, Janjua A: Report: prunes and liver function: a clinical trial. Pakist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0, 23:463-466.

4.         Bae SH: Diets for Constipation. Pediatr Gastroenterol Hepatol Nutr 2014, 17:203-208.

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水解蛋白真能抗過敏調體質?原來,抗敏關鍵在「OO」

身材纖細的小寶媽媽,是個十分關心孩子健康的稱職母親。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十分賣力的哺餵母乳,無奈在寶寶滿六個月後,母乳量開始變少入不敷出,奶水從波瀾壯闊變成了涓涓細流。

無奈之餘,身為母親的她決定再接再勵,用心積極地打聽每家嬰兒奶粉的優缺點。有天眼見營養師路過病房,她抱持著寧可錯殺一百,絶不放過一個的雄心壯志,馬上走近她身旁問道:「營養師,我是不是要買水解奶粉來預防小孩過敏?」

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

健康餐盤全民通吃?目標不同,不宜通用

網傳利用微調版的減重健康餐盤,就能省去繁鎖的運動營養計算,只要按照餐盤吃,可以輕鬆達到完美的健身體態!立意雖好,卻在網路上無情打臉,從餐盤設計到使用材料,批評的一文不值,網路上一時刀光劍影戰火紛飛,一路從網媒體吵到實體新聞,好不熱鬧。雖說主角強調餐盤設計是原汁原味純原創,不過以營養專業角度看下來,其實這個餐盤的參考有個老祖先,是是誕生於2011年的哈佛醫學院,人稱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。


說明「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之前,不得不提這原創概念的祖師爺—「飲食指南」。也許這名詞讓人感到陌生,卻是政府為了民眾預防營養缺乏、促進健康的重要飲食建議。用一目瞭然的圖案讓民眾得以參考遵守。以台灣為例,採用的是邁向康莊大道活力扇型圖,而日本是陀螺型、加拿大是彩虹圖、中國則充滿了古廟風味,雖說畫面好看,內容也大同小異,但是總是缺少淺顯易懂的風味。

哈佛醫學院為了能將藝術和營養成功的融為一體,決定去除五顏六色的花花綠綠,將指南反樸歸真,依照健康飲食的最佳比例,於2011年時設計出現今全球廣為流傳的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。其中的概念十分簡單,餐量一半的蔬菜水果、適量的澱粉及蛋白質,只要依照這樣的飲食比例,就不必費心計算就能吃到健康、均衡的養生餐點。

然而,這樣的簡易飲食概念,真能老少咸宜,大小通吃嗎?以運動員為例,根據奧林匹克運動協會的營養建議,這樣的餐盒其實只佔了三分之一的正確答案,而非真能一體適用。

以耐力型運動為例,運動營養共分為三階段,第一階段為平日的體重管理,確實與健康餐盤的核心概念相似「餐量一半的蔬菜水果、適量的澱粉及蛋白質」,並且每餐5公克油脂(約一茶匙),也意思是說,在未有充足的運動訓練下,是不需額外的飲食需求,並且需要下調油脂攝取,所以在一般的訓練狀況下,這樣的飲食比例的確是維持體態的不二妙方。


然而隨著運動強度增加後,平日餐點比例原則,也就必須調整。耐力型運動者飲食的最終目的,就是「肝醣保存」,當訓練比例增加,全穀澱粉類比例也隨之上揚,再微增量的蛋白質(與整體熱量比例不變)及適量蔬果攝取,此外,若是仔細看看左上角,每餐的用油建議量,已悄悄爬升至15公克(約1湯匙),約是健康男性平日油脂量(2200卡)的比例。進化版的餐點比例,其示意圖如下:



若是訓練強度再進化或是耐力型運動賽程當日,餐盤將會進展至終極版,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達到平日需要量的二倍,約為整體餐盤比例的一半。


以上餐點比例,是針對在耐性型的運動者,如馬拉松、單車、三鐵等項目;此外,雖然健康餐盤簡單好用,不過若是想要靠飲食來讓運動更精準到位的朋友,建議還是找營養師進行客製化的飲食設計,才能吃出理好想身材哦!

參考資料:


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運動降低免疫力?感冒容易找上門?先別急著戒運動,只是吃得不對盤

  帥氣的劉姓軍官,是個優秀的飛機駕駛員。為了能讓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,平時休息的興趣,就是登山、玩三鐵之類。一整個黝黑又精實的身材,不知擄獲多少女性芳心。
   飛官  
  許多對他秋波的女性,都以為喜歡上的,是一個鐵錚錚氣昂昂的男子漢。等到深入交往之後,才發現原來是鐵漢其表,虛弱其中的軟男。因為,在他三鐵或競賽之後,像是注定似的,總是重感冒隨後即至,即使吃了綜合維他命,仍不見改善。劉軍官悶悶地想著:「是不是自已的體質,根本不適合運動?」才會愈運動身體愈差!
   感冒

是體質弱?還是沒吃對?
  「運動員競賽後的感冒」,是許多運動員心中的不解芒刺。許多運動員,都以為是自已不小心,賽後沒注意保暖等,才會生病感冒。不過,其實在文獻中,每週高強度的運動訓練(約是每天快跑10公里;大於65公里/週),是真的比較容易感冒哦!感冒的原因,也並非運動員不夠養生,問題出在「運動強度」。

  適量的運動是重要的,如同適當的壓力,對於人體正向的幫助。然而,當「高運動強度」時,就變「高壓」來源,容易造成體內發炎因子濃度上升,以及免疫力下降(如:自然殺手細胞—NK cell—減少)。若是沒有適量的營養補充,感冒症狀就容易找上門了!

  既然營養和免疫息息相關,正確選擇飲食及補充方式,便成為「高運動強度」運動員的必備常識了!那究竟怎麼「聰明吃」呢?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,只要記得二大要點:「營養」及「營養素」足夠!

  感冒最大的元兇,就是「營養不足」,尤其是合併體重控制的運動員。在「誰說耐力型的跑者一定要吃素?運動員不可不知的飲食迷思-2」一文中,就指出經常訓練的運動員,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攝取量,是一般人的二倍。若是醣份的攝取不足,就會讓體內的壓力及發炎因子上升、免疫力下降等,讓自已處在「易感冒」的風險中。
 賽前高醣低醣比較  

  既然醣份攝取如此重要,那有沒所謂的「黃金時機」呢?答案是,有的。除了賽前練習外,更重要的是「比賽時的補充」。「運動營養Q&A:比賽,這樣吃就對了!」一文中,就指出運動一個小時以上,平均15~20分鐘就可以喝200~300cc的運動飲料(含6~8%的碳水化合物)。此時的醣份補充,除了有助於比賽表現外,更可以預防賽後感冒哦!

  接著,是各位跑友耳熟能詳的營養素—蛋白質。我先強調一個觀念—「蛋白質補充是必須,但不是唯一」。在熱量及醣份足夠的大前提之下,再採高蛋白飲食。而蛋白質的攝取量,約是正常飲食的1.5。因此,在練習期間,餐間或運動完,可補充豆漿、乳清蛋白、蛋、魚或肉類等,都是增強免疫力的良好來源。

  提及蛋白質,就不得不討論它的徒子徒孫—「支鏈胺基酸(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;BCAAs)」、「麩醘胺酸(glutamine)」、「肌酸(Creatine)」,究竟是否對於賽後免疫有提升的效果呢?只能說,「可能有效」。若是攝取的蛋白質量都不足,補充這樣單方的產品,還是無法真正的發揮功效!

   「健身小叮嚀:男人呀!別為了增加精實線條,卻減了性功能!」一文中,指出攝取過少(<15%)的脂肪,容易導致熱量攝取不足,進而影響男性賀爾蒙,造成性功能降低。除了性慾減退之外,更會讓免疫力降低哦!因此,適量脂肪,避免油炸,都是運動員重要的養生課題之一。(均衡飲食油脂比:25~35%,意為正常吃,避油炸!)

  其他營養素的部份,如鋅、鐵、維生素A、D、E、B6、B12、植物多酚(plant polyphenol)、懈皮素(quercetin)、綠茶中的茶胺酸(theanine)及乳酸益生菌(Lactobacillus probiotics)等,對於預防賽後感冒,都有一定的小小幫助。像是室內練習為主的人,因為太陽曬的少,就必須思考維生素D不足的風險;而女性運動員,鐵質攝取一定要夠,否則容易發生貧血的問題。
避免賽後感冒小秘方

後記
  以劉軍官為例,因為平日公務繁忙,在賽前密集訓練期間,並沒有做任何的飲食調整,比賽時也是胡亂買個能量包補充,和著礦泉水吞下,心想能完賽就好。所以才會在三鐵及登山後,成為感冒的易染體質。

  之後,是否仍是賽後病貓的獲選名單,還不得而知;至少知道他交了一個女神級的女友,也沒聽聞新女友也嫌棄他常感冒的慘劇。「應該有變好吧?我猜」,很久沒接到訴苦電話了!有女友沒朋友囉!

備註:
1. 為保護當事人隠私,內文所有人名,皆為化名。我朋友都很重朋友,也都很有人性!


避免賽後感冒小秘方-文獻


參考文獻:
Gleeson, M., & Williams, C. (2013). Intense exercise training and immune function.

Gunzer, W., Konrad, M., & Pail, E. (2012). Exercise-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in Endurance Athlete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with Carbohydrate, Protein and Fat—What Is Possible, What Is Not?. Nutrients,4(9), 1187-121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