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運動降低免疫力?感冒容易找上門?先別急著戒運動,只是吃得不對盤

  帥氣的劉姓軍官,是個優秀的飛機駕駛員。為了能讓體能保持在最佳狀態,平時休息的興趣,就是登山、玩三鐵之類。一整個黝黑又精實的身材,不知擄獲多少女性芳心。
   飛官  
  許多對他秋波的女性,都以為喜歡上的,是一個鐵錚錚氣昂昂的男子漢。等到深入交往之後,才發現原來是鐵漢其表,虛弱其中的軟男。因為,在他三鐵或競賽之後,像是注定似的,總是重感冒隨後即至,即使吃了綜合維他命,仍不見改善。劉軍官悶悶地想著:「是不是自已的體質,根本不適合運動?」才會愈運動身體愈差!
   感冒

是體質弱?還是沒吃對?
  「運動員競賽後的感冒」,是許多運動員心中的不解芒刺。許多運動員,都以為是自已不小心,賽後沒注意保暖等,才會生病感冒。不過,其實在文獻中,每週高強度的運動訓練(約是每天快跑10公里;大於65公里/週),是真的比較容易感冒哦!感冒的原因,也並非運動員不夠養生,問題出在「運動強度」。

  適量的運動是重要的,如同適當的壓力,對於人體正向的幫助。然而,當「高運動強度」時,就變「高壓」來源,容易造成體內發炎因子濃度上升,以及免疫力下降(如:自然殺手細胞—NK cell—減少)。若是沒有適量的營養補充,感冒症狀就容易找上門了!

  既然營養和免疫息息相關,正確選擇飲食及補充方式,便成為「高運動強度」運動員的必備常識了!那究竟怎麼「聰明吃」呢?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,只要記得二大要點:「營養」及「營養素」足夠!

  感冒最大的元兇,就是「營養不足」,尤其是合併體重控制的運動員。在「誰說耐力型的跑者一定要吃素?運動員不可不知的飲食迷思-2」一文中,就指出經常訓練的運動員,碳水化合物(醣類)的攝取量,是一般人的二倍。若是醣份的攝取不足,就會讓體內的壓力及發炎因子上升、免疫力下降等,讓自已處在「易感冒」的風險中。
 賽前高醣低醣比較  

  既然醣份攝取如此重要,那有沒所謂的「黃金時機」呢?答案是,有的。除了賽前練習外,更重要的是「比賽時的補充」。「運動營養Q&A:比賽,這樣吃就對了!」一文中,就指出運動一個小時以上,平均15~20分鐘就可以喝200~300cc的運動飲料(含6~8%的碳水化合物)。此時的醣份補充,除了有助於比賽表現外,更可以預防賽後感冒哦!

  接著,是各位跑友耳熟能詳的營養素—蛋白質。我先強調一個觀念—「蛋白質補充是必須,但不是唯一」。在熱量及醣份足夠的大前提之下,再採高蛋白飲食。而蛋白質的攝取量,約是正常飲食的1.5。因此,在練習期間,餐間或運動完,可補充豆漿、乳清蛋白、蛋、魚或肉類等,都是增強免疫力的良好來源。

  提及蛋白質,就不得不討論它的徒子徒孫—「支鏈胺基酸(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;BCAAs)」、「麩醘胺酸(glutamine)」、「肌酸(Creatine)」,究竟是否對於賽後免疫有提升的效果呢?只能說,「可能有效」。若是攝取的蛋白質量都不足,補充這樣單方的產品,還是無法真正的發揮功效!

   「健身小叮嚀:男人呀!別為了增加精實線條,卻減了性功能!」一文中,指出攝取過少(<15%)的脂肪,容易導致熱量攝取不足,進而影響男性賀爾蒙,造成性功能降低。除了性慾減退之外,更會讓免疫力降低哦!因此,適量脂肪,避免油炸,都是運動員重要的養生課題之一。(均衡飲食油脂比:25~35%,意為正常吃,避油炸!)

  其他營養素的部份,如鋅、鐵、維生素A、D、E、B6、B12、植物多酚(plant polyphenol)、懈皮素(quercetin)、綠茶中的茶胺酸(theanine)及乳酸益生菌(Lactobacillus probiotics)等,對於預防賽後感冒,都有一定的小小幫助。像是室內練習為主的人,因為太陽曬的少,就必須思考維生素D不足的風險;而女性運動員,鐵質攝取一定要夠,否則容易發生貧血的問題。
避免賽後感冒小秘方

後記
  以劉軍官為例,因為平日公務繁忙,在賽前密集訓練期間,並沒有做任何的飲食調整,比賽時也是胡亂買個能量包補充,和著礦泉水吞下,心想能完賽就好。所以才會在三鐵及登山後,成為感冒的易染體質。

  之後,是否仍是賽後病貓的獲選名單,還不得而知;至少知道他交了一個女神級的女友,也沒聽聞新女友也嫌棄他常感冒的慘劇。「應該有變好吧?我猜」,很久沒接到訴苦電話了!有女友沒朋友囉!

備註:
1. 為保護當事人隠私,內文所有人名,皆為化名。我朋友都很重朋友,也都很有人性!


避免賽後感冒小秘方-文獻


參考文獻:
Gleeson, M., & Williams, C. (2013). Intense exercise training and immune function.

Gunzer, W., Konrad, M., & Pail, E. (2012). Exercise-Induced Immunodepression in Endurance Athletes and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with Carbohydrate, Protein and Fat—What Is Possible, What Is Not?. Nutrients,4(9), 1187-1212.

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

過敏的「三位一體」—媽咪們,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,寶貝吃對了嗎?

以下是許多媽媽的困擾「異位性皮膚炎要怎麼吃?」 


我是營養師,在後續的內容中,對於症狀、藥物及非藥物等,只能稍做著墨(因為我真的不是醫師)。不過,還是會在孕期、哺乳期的媽媽飲食,以及嬰幼兒營養上多做著墨,也為網路上的紛紛擾擾,劃下一筆短暫的休止符。

異位性皮膚炎在常見出生後2~4個月的嬰兒,包括皮膚紅色皮疹、搔癢,破皮清澈液體、腫脹、龜裂、脫皮等等症狀,造成愛子心切的媽咪們不少困擾。不過,通常隨著孩子長大,以上煩人的症狀便會緩解或消失。

 古語說:「福無雙至、禍不單行」,在這個惱人症狀上也不例外。異位性皮膚炎又常見「三位一體」的問題,也就是除了皮膚炎,通常還會伴隨過敏性鼻炎、氣喘等問題。

 那為何有這種「三位一體」—異位性皮膚炎、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問題呢?其實,多自於「遺傳」。然而,雖然先天失調,後天仍有補足的方法,以下就以文獻來探討,如何利用飲食方法,來減少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!

 舊時的資料,常會建議孕期及哺乳期的母親,減少蛋、黃豆或花生的攝取,以避免過敏體質問題的出現。不過,近期的文獻結果,要讓眾多母親們失望了!研究中指出,孕期或哺乳期的母親,常因飲食的過度限制,反而造成營養不均衡的問題。所以,一般沒有特定食物過敏的媽媽們,對於飲食上不需特別限制!

 究竟要給寶寶吃什麼,才能保護皮膚健康呢?其實,最天然、營養的寶寶食物—「母奶」,就是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的最好方法。市面上,號稱可減敏的「預解奶粉」,仍無法與母奶相提並論。所以,自出生起的四到六個月,以母乳哺育,便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了!

而寶寶副食品的添加,也是一門學問。早期常說,要「避免過敏源」,所以蛋、奶、花生等食材都會被限制;但是新的證明顯示(雖然還有爭議),在孩子練習副食品過程中,不需刻意避免蛋、奶、花生的食材,反而有助於減少過敏的問題產生。所以古云:「老大照書養,老二照豬養」,老二的體質反而比較健康,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!

「給孩子吃益生菌有效嗎?」這是許多媽媽打自心底的疑問。我只能說,「尚有爭議」!早期的研究證明有效,但近年來卻推翻了這種說法。其他如月見草油、琉璃苣油等,也都沒有確實的功效。

不過,多篇文獻都指出一個重要原則,「母親及嬰幼兒皆應避免已知的過敏物」!舉例來說,我自已對鐵質添加劑過敏(常見於巧克力中),那麼我在孕期、哺乳、甚至是給孩子的副食品中,都要「謹慎的」避免這類食物,來預防過敏問題的產生。

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,仍需由醫生診斷、給藥;至於非藥物的治療方式,包括「減少刺激」,如清水拭浴、不過度使用清潔用品、不用太熱的水洗澡、穿著綿質衣服等。「加強保濕」,像是沐浴後使用高保濕乳液,避免塗抹凡士林,造成毛孔阻塞的問題;最重要的是,配合用藥!千萬別自已當醫生,自行中斷藥物,一定要遵從醫師指示哦!


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

登革熱也有營養學?

根據台灣疾管局資料顯示,民國105年1月始,本土病例已達362例,與去年相較是去年同期的2.5倍。在溫室效應影響下,來不及的夏日好眠,疫情倒是把人嚇得膽顫心驚。
蚊子.png
雖說登革熱雖是蚊害,不過無遠弗界的營養專業,對於防疫作戰也不偟多讓,甚至還寫出一篇研究!於已進入疫情高峰期的台灣,讓營養也能盡一分棉薄心力。是什麼營養素,不止好吃,更有如此的神奇功效呢?大家準備眉頭一皺,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
防疫飲食一、維生素D:
為何維生素D有助於登革熱的治療呢?原因在於「增加免疫力」!研究指出,維生素D有助於體內免疫細胞的分化,所以,除了蚊疫外,像是感冒或是病毒感染等問題,多曬太陽好處多多。

曬太陽.jpg


不過,按照如此說來,現今台南、高雄等地區,應該是最少登革熱的地方呀!怎麼疫情會如此嚴重呢?別忘了!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目前雖有小規模文獻證明,卻不能忽視「環境清掃」這最基礎的問題!所以,清除積水,整理環境,才是預防病媒害的上上之道!

防疫飲食二、維生素E:
小規模的研究指出,維生素E的補充,利用其抗氧化,增加免疫力等功能,可在出血性登革熱發生時,降低血小板減少的症狀,來降低人體的傷害。所以,沒事吃堅果,吃堅果沒事!(不過,補充堅果也要注意熱量哦!!!)

小知識:什麼是「出血性登革熱」?
兩次以上登革熱的重複感染,引起人體免疫系統劇烈反應,包括血小板減少,並伴隨流鼻血、吐血、血便、血尿、子宮出血胸腹部積水。由於全身大量出血,常引起心肺衰竭休克死亡,死亡率高達15~50%。

防疫飲食三、鋅、維生素A、鐵、鉻:
「鋅」,來源包括堅果類、蛋、奶,以及海產貝類等;「維生素A」,紅蘿蔔、南瓜、地瓜、西瓜、木瓜、芒果等食材;富「鐵」食物,如紅莧菜、紅鳳菜、花生、芝麻、紅豆等,以上營養素,都擁有相同的功能—「增加免疫細胞,提升免疫力」,進而減少登革熱對人體的傷害。
不過,必需要提醒一點,這些營養素的相關研究,仍在研究室實驗階段,別顧著大吃大喝,卻沒有做好防蚊措施哦!

最後,必需要提醒的是,這些營養素,是針對已感染登革熱的病患,緩解病情傷害而已,而非「預防感染」。所以,加強自身的防蚊措施,並積極清除積水容器,杜絕病媒蚊孳生,才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之道。

登革熱.png
登革熱巡倒清刷.jpg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4228873/

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

經痛來了怎麼辦?巧克力out,補對營養更有效!

「學姐,妳有聽過『子宮內膜異位』嗎?」學弟口氣著急的拉住我問。
經痛.jpg

「怎麼了?看你匆匆忙忙的樣子?」學弟左手拿著一盒金砂,右手提著一大袋零食。

「我女友月經來,都痛到在床上變蝦子!後來帶她去醫院檢查,說什麼『子宮內膜異位』,聽起來好像很嚴重的樣子!」

他舉起右手的袋子晃了晃。「我上網查說什麼女生經痛要吃巧克力,所以買了這些!晚點,再帶她去吃燒肉補一補,看身體會不會好一點!」

看著護理師學弟的一臉狐疑,身為營養師的學姐,決定回家一查真偽,為學弟的真愛加一把勁。

經痛不是病,痛起來要人命
學姐回家後,立馬上網查資料,發現關於「經痛」及「子宮內膜異位」資料還真不少。

「看看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調查,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三的青少女,為月經相關健康問題所苦,其中經痛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一。」學姐撐了撐頭,心想這個問題還真嚴重。

她決定再key in關鍵字—「子宮內膜異位症」,想知道究竟有沒有什麼疾病,會導致這樣的症狀。可惜,答案令人大失所望—「目前醫學仍未確定致病成因。」

不過,一般而言內膜異位有三大症狀,包括骨盆疼痛、不孕,以及骨盆腫塊等,造成接腫而來的私密問題,像是嚴重經痛、性交不適,甚至有不易受孕等情形。

「哇哇,看起來挺嚴重的!這樣下來,學弟的性福不就有危險了嗎?」學姐陷入深沉思考,決定好好查閱文獻,為學弟的後半生幸福盡一份心力。

生活及飲食上的調整,對於緩解經痛也有效
研究指出,攝取較多蔬菜水果的女性,較不容易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的問題。有趣的是,原因竟出在—綠色蔬菜」。因為相較於其他葉菜類,綠色蔬菜擁有更多的葉酸、甲硫胺酸,及維生素B6。長期而言,可能改變體內基因傳達,影響DNA甲基化,而改善內膜異位的問題。除此之外,像是有名的「抗氧化戰將」—維生素C和E,對於慢性發炎等問題,都有一定的治療成效。所以,經痛時,多吃點蔬菜水果吧!對於緩解經痛都具有一定的成效!
綠色蔬菜.jpg
除此之外,像是食物中的維生素B1B6ω-3脂肪酸等;或是多喝牛奶,飲用薑茶、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等,雖然人體實證資料仍嫌不足,也是可嘗試的小偏方之一。

至於紅肉、甜點等食物,對於經痛是否有影響?研究指出,吃較多肉類、富含反式脂肪的零嘴餅乾,有較高的子宮內膜異位及經痛等問題。所以,經痛時常吃高糖高油的巧克力,雖然能讓心情暫時稍稍變好,但是長期下來,對於每月必到的好朋友,是有害而無益的!

不過,飲食上的調整,是以緩解內膜異位的經痛為主;若是想治療根本上的問題,一定要找醫師診斷、治療,才能真正的對「病」下藥!

隔天,學姐抱著一疊文獻來找學弟,「昨天吃完燒肉,她到家之後又痛的死去活來!」他哭喪著臉說道。

學姐拍拍他的肩膀,「下次女友月經來,買杯薑汁牛奶,順便帶她去吃蔬食,應該會更有效果哦!」

資料來源:
UpToDate

Parazzini, Fabio, et al. "Diet and endometriosis risk: a literature review."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 26.4 (2013): 323-336.

Bandera, Elisa V., et al. "Consumption of animal foods and endometrial cancer risk: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" Cancer Causes & Control 18.9 (2007): 967-988.
重症病患別亂補,營養基礎打不穏,小心病情恐翻船
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名叫蕭衍的梁武帝,平日認真吃齋唸佛,甚至願意捨身入寺服役,然而好景不常,在一場政變叛亂後,謠傳他被圍困在皇宮時,他映入眼簾無一不是瓊樓玉宇,而是隨處的經藏佛卷,更慘的是,竟然連基本的食糧飲品皆毫無可得。最後,蕭衍飲食斷絕,口中苦澀,連呼:「蜜!蜜!」,接著黯然餓逝於他深愛的宮殿中,時年86歲。



看來好像是重播30年前在台視週末時播出的「中國民間故事」影集嗎?如此遙不可及且迂腐冬烘,就像梅雨季裡的厚棉被,沉重悶熱又令人難以忍耐。然而,現今的重症病房中,卻是有許多把病患當成梁武帝照顧,該注意最基礎的生活溫飽時,卻只在意可褻玩卻不可飲食的金箔玉帛,淪為基底不斷塌陷,卻只顧著裝潢華廈的違章建築,有趣的是,此類輪迴卻不斷上演,而且是自願演出。

撇開所有神奇的醫療與營養神話。所有生理上能夠存活的立基點,在於能量的動態補充與消耗,如同河流興衰,水量充沛稱之河,水淺見底謂之溝,再少,連魚蟹都存活不了。而人們也逃不了這樣的自然運行,只要能活著有呼吸,無時無刻皆需熱量的消耗,包括體溫維持、呼吸心跳,甚至維持血液流動,皆閃避不過如此亙古不變的宇宙定論。

人在重症時,就像生與死的絲線拔河。急重症開始的24小時以內,全身每個細胞也鼓噪四起,揭竿四起準備背水一戰。體內血液重新分配,包括暫時減少腸胃道的血流量,集中在一些重要器官如心、腦、肺等,就像士兵們抄起兵器,全面備戰,不會還有在那細嚼慢嚥巧克力馬卡龍,啜飲珍珠奶茶,當個時尚偽文青地輕鬆愉悅。

戰事中,當最急性生死交關的時期已過,士兵們也需要稍稍補充體力,以儲存下一場堅守生命的偉大聖戰。此時,士兵們會想著能拿什麼好康來填補胃囊,是精緻典雅八分飽剛剛好的高級懷石料理?還是擁有充沛熱量與營養,外觀卻乏善可陳的大鍋煮?以常理推論,解答應該是後者。不需任何的文獻證明,只要用常理推斷,若基本的熱量都顧不好,再多的金銀玉帛也是枉然;換言之,在熱量的缺乏之下,無論給予多容易吸收的胺基酸,多強效的抗氧化物質,在「熱量」基底還沒打好打滿之前,再昂貴的材料也只能淪落為能量的柴火燃料,就像在電影「明天過後」在圖書館燒書的劇情,天寒地凍冷颼颼,與其高歌聖曲,倒不如撕書來燒取暖更實在。

還是在強調一次,人們在面對疾病壓力時,需要奠定基礎能量與營養的根基,若只顧著補充再好再昂貴的補品,反倒在黃金的復原時間抱薪救焚,得不償失。



重症時的營養,補溫飽,還是補金條?


 一公尺寬的加護病房上,除了病患,更多堆疊的是對於疾病的未知期許。

「營養師,我可不可以幫我媽灌這個?」王女士捧著一堆瓶瓶罐罐,一股腦兒的放在病床旁,裡頭的,裝進的不止是保健食品,更多的是救命的一絲希望。「這個……但是您母親目前的營養狀態還不夠穏定,要不要先把基礎熱量及營養補足了,再考慮這些額外補充?」




「你聽我說,這個裡頭含有很多酵素,花了很多錢買的!」她擰著手指說。倒也不是錢的問題,營養師心想。

沒和家屬說出口的,是今天才和許醫師討論完治療方針,自從王媽媽住院後,重症一直無法獲得控制,才會送入加護病房密切觀查。「我換了很多種藥了!好不容易才把症狀稍稍壓下來!」,許醫師無奈表示。「病況都還不夠穏定,她家人都拼命灌東灌西的,也還不確定裡頭的東西有沒有可能和藥物有什麼潛在作用,實在是很困擾。」

營養師嘆了一口氣,「對呀!疾病機轉都尚未清楚明瞭,即使病患未生病前,平日就常規在吃,在急重症處理時,都不見得能夠入口」。

以生菜沙拉為例,平日是道爽口的輕食料理,但在化療時就要避免入口,為得就是要免除感染的疑慮;一堆號稱養生的高劑量的維他命,身體健康代謝正常的人,老實說營養端根本不會管太多,但在重症肝衰竭時,還自以為是的救命仙丹,此時卻成為可能中毒的毒藥殺手;原因在於脂溶性維生素本來就較難代謝,處理區又集中在肝臟,一旦肝出問題,就算只是高劑量的綜合維他命,都有可能因代謝變差造成身體蓄積而中毒。

許醫師長吁一口氣,望著手上的病歷本抬頭一笑,「那你打算怎麼處理,我打算跟家屬說,這交給營養師全全決定哦!」營養師一聽,下巴差點沒掉下來,「什麼,你好詐哦!」只見他轉了轉脖子,說道:「沒啦!我是真的想聽聽你的意見。」

「我應該會再解釋一次吧!人體在重症生死時,就像正處在飢寒交迫中,吃都吃不飽了,此時最需要的應該是保暖和提供足量的營養素,像是熱量和巨量營養素等;而保健品所提供就像金銀財寶,平日有多有少總是過得了,但是有問題時總不能整天啃金條吧!」

「那如果家屬還是聽不進去呢?就是執意要灌這些瓶瓶罐罐呢?」他好奇問道。只見營養師笑笑的聳肩,「只能簽切結書吧!佛渡有緣人囉!」

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健康餐盤真能長肌又健康?小心,吃錯方法只會落得事倍功半

只要利用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,就能省去繁鎖的運動營養計算,乖乖按照餐盤吃,輕鬆達成完美體態不是夢? 若是真的無視訓練強度來調整飲食比例,只會落得刻鵠不成尚類鶩。





什麼是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?當時美國農業部為了全民健康,絞盡腦汁規劃出金字塔型的飲食指南,五顏六色花樣繽紛,堪稱營養與藝術合一的難得傑作,可惜立意雖美,卻讓民眾眼花瞭亂,彷彿墮入五里霧中無所事從,哈佛醫學院一見其尷尬處境,決定反樸歸真,將複雜的營養原則化繁為簡,於2011年時設計出現今全球廣為流傳的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。其中的概念十分簡單,餐量一半的蔬菜水果、適量的澱粉及蛋白質,只要依照這樣的飲食比例,就不必費心計算就能吃到健康、均衡的養生餐點。


















當初「我的健康餐盤(my plate)」設計重點,是放在維持體重、均衡健康的大眾飲食原則,而非如網傳的功能無限上綱。以暴發型運動員為例(如舉重、健美者),若長期只靠健康餐盤的飲食比例吃出好身材,只能說下場是「肌肉遙望不相識,笑問知識誰教你」的慘劇!


爆發型運動員無論用那個飲食派別,最終的目的如下:
1. 肝醣能夠快速釋放。
2. 釋放的肝醣能夠快速回復。
3. 將肝醣能夠回復的管道最大化(肌肉變大)。

簡而言之,就是「肌肉愈大愈好,肝醣回復的速度才能愈快」。而所有健身或爆發型的飲食目的就是—「高熱量、高密度飲食」,才能提供肌肉所需要的養份。究竟如何搭配三大飲食種類(澱粉醣類、蛋白質、油脂)的比例原則,才能讓簡單吃聰明壯呢?上網查閱資料後,發現國外有個網站的餐盤圖做得不錯,分享給大家。其中澱粉醣類:蛋白質:油脂約是40%:30%:30

看完這個餐盤比例,先別急著自個兒買個圓盤劃紅線,緩下心來,仔細看看三大食物種類的溫馨小叮嚀:
澱粉類:約和平常人的攝取量一般
蛋白質:為常人的1.5~2
油脂:以不飽合脂肪攝取為主

絶非自已拿個餐盤放上食物堆堆疊疊,就能吃好傲人好身材哦!此外,運動後記得也要適量攝取比例約3~41的澱粉類與蛋白質,蛋白質上限約25公克,更能加速肌肉修復、減少痠痛與疲勞!

營養師的小叮嚀:
健康餐盤的飲食比例是適合想要均衡、健康、維持理想體重的普羅大眾;若是有特殊需求者,如健美、運動、癌症或其他疾病等,建議還是要專業的營養師諮詢後再行調整,才是真正達標的不二妙方哦!
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