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

哺乳媽媽看過來!實證發奶食材口袋名單大募集

發奶秘方百百種,各種獨門妙法讓人眼花繚亂,搞得媽媽擠奶很忙,還要左思右想很徬徨。幸好,現今早已脫離口耳相傳、盡嘗百草的古早年代,科學知識突飛猛進,營養專業自然也不落人後,這次不止要點破江湖不傳訣,更要利用人體文獻的角度,一剖良玉說分明。



古語言:「沒吃過豬肉,至少也要看過豬走路」。除了湯湯水水,究竟有什麼食物成份,可以讓媽媽脫離貧乳之苦呢?有的,一種稱之為「泌乳刺激素」的物質galactogogues」,一種可刺激哺乳量激發的化學因子,也存在於天然的草本食材中[1]

學理上,「泌乳刺激素」具有類似賀爾蒙—「β雌二醇」,可提升內源性雌激素含量,進而讓發奶的關鍵焦點「泌乳激素」大大激增[2],母乳就從涓涓細流,轉變成洪流巨濤,上天的恩賜就這麼讓孩子一口一口吃下肚。
 

如此神奇的營養成份,是否存在市售的發奶食材中呢?這次筆者將以市面常見的「泌乳聖品葫蘆巴」、「好吃配菜—茴香」、「藥滷必備—八角」、「補體養身—奶薊草[3]以及「多喝水沒事—水」等傳說中的發奶聖品,以臨床文獻的角度,斷開魂結,斷開鎖鏈,斷開一切的牽連。

發奶食材一、「泌乳聖品葫蘆巴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這是一種產在印度、地中海國家、北非和南歐的豆科植物,近年來發現有助於增加母乳產量,在一項收納66位哺乳媽媽的隨機研究中發現,飲用含有葫蘆巴的泌乳飲,除了奶量增加,更可以增加新生兒體重[4]

發奶食材二、「好吃配菜—茴香」
一種常見在地中海國家的野生草本食材,在山羊等動物實驗中發現,茴香可能有助於增加泌乳量,可惜的是,少見強而有力的人體實驗證明其功效。所以,嫌錢賺太少,想開發新新發奶配方發大財嗎?試試茴香當配料吧!實驗成功,鈔票自然滾滾來!

發奶食材三、「藥滷必備—八角」
蝦毀?一包20元的藥滷八角包,竟然也是發奶秘方之一!先別太開心,目前關於「八角VS發奶」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,沒有明確的人體文獻指出八角是激奶食材。所以囉!廠商們快點看過來,別急著見獵心喜忙行銷,盡點社會責任做實驗才是王道。

發奶食材四、「補體養身—奶薊草」
「厶厶保肝,是我們冠軍的希望」,這句話是某知名台廠保肝藥的經典棒球台詞,而其中保肝的萃取奧義,便是奶薊草中的有效成份之一—「水飛薊素(silymarin」。撇開奶薊草是否真能保肝健體,因為在本文章中也不是重點。

奶薊草中的有效成份「水飛薊素」在動物實驗中,乳牛吃下10公克的補充劑後,每頭牛每日竟然增加5~6公升的產乳量!此外,在鮮少有人體實驗的發奶市場中,水飛薊素也發揮了領頭羊的效果。

一個實際補充與母乳產量的實驗,發現哺乳期的媽媽每天服用420毫克的水飛薊素,雖然實驗中未有隨機亦無盲測,不過結果仍令人驚豔,有服用補充品的實驗組奶量增加85.94%,而安慰劑組卻只有32.09%。更難得的是,雖然增加了發奶量,但是母乳中的主要營養素—脂肪、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—卻沒有顯著差異[5]

這樣的初期階段的人體實驗結果,值得販售廠商細細斟酌,除了目前已知的葫蘆巴外,水飛薊素也是潛力無窮,也許日後就是哺乳市場中的明日之星,值得投資發展。

發奶食材五、「多喝水沒事—水」
「水」雖然和泌乳刺激素八竿子扯不上邊,但也是坊間常見的補奶說法在一般的補乳衛教單張中,也常會批註一句:「多補充湯湯水水的食物」。進到產科病房時,媽媽床邊也總是有一堆瓶瓶罐罐,裡頭裝的不單只是湯水,更多的是化為點滴期盼的愛的精華。

然而,哺乳媽媽只要猛灌湯水,就真的可以讓母乳源源不絶嗎?看來結果要令人失望了!根據考科藍資料庫在2014年指出,水喝的再多,卻無論連帶發奶量噴發[6]

一項分析飲水量的研究,發現哺乳媽媽分為三組,包括喝3000c.c.3000~3600c.c.、大於3600c.c.的水量,產出乳量並沒有顯著差異[6]。這個研究並不是代表喝水不重要,而是媽媽奶量不夠時,不是狂灌水就好,更需要尋求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協助,才是發奶的上上之道。

最後的秘方大方送,不只食補,還有許多增加泌乳的小撇步,像是趁早產後哺乳、左右換邊餵食、多多按摩乳房等好方法!所以產後還在因為母奶量不足而煩惱嗎?和護理師、營養師多聊聊吧!才是保證乳汁大噴發的不二法門哦!




參考文獻:
1.     Mortel M, Mehta SD: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fficacy of herbal galactogogues.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2013, 29:154-162.
2.     Alamer MA, Basiouni GF: Feeding effects of fenugreek seeds (Trigonella foenum-graecum L.)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, some plasma constituents and growth hormone level in goats. Pakist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, 8:1553-1556.
3.     Penagos Tabares F, Bedoya Jaramillo JV, Ruiz-Cortés ZT: Pharmacological overview of galactogogues. Veterinary medicine international 2014, 2014.
4.     Turkyılmaz C, Onal E, Hirfanoglu IM, Turan O, Koç E, Ergenekon E, Atalay Y: The effect of galactagogue herbal tea on breast milk production and short-term catch-up of birth weight in the first week of life.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11, 17:139-142.
5.     Di Pierro F, Callegari A, Carotenuto D, Tapia MM: Clinical efficacy,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BIO-C (micronized Silymarin) as a galactagogue. Acta Biomed 2008, 79:205-210.
6.     Ndikom CM, Fawole B, Ilesanmi RE: Extra fluids for breastfeeding mothers for increasing milk production. The Cochrane Library 2014.


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

吃「醋」降血糖!真的假的?醫學文獻一次說分明

話說古代有位名知人善任的宰相,名叫房玄齡,他是出了的「懼內」。有天,皇帝老兒賞了他二位美人外帶,一到家後,房太太直接將小三小四掃地出門。皇帝知道了,便生氣的說:「我不追究妳違逆聖旨,不過給妳兩條路選擇,一是讓妳老公領回小三小四,二是喝下『毒酒』。」沒想到,她一口將毒酒飲畢,大家也都儍了眼。幸好,原來毒酒不是毒,只是杯「食用醋」。皇帝見此,嘆了口氣說:「房夫人,你忌妒心也太大了。不過念你寧死也要愛著丈夫,朕收回成命。」從此,「吃醋」這詞便成了女人忌妒的代名詞。


事過境遷,「吃醋」二字,早已不再是對於女性負面情感的代名詞,搖身一變轉為養生保健的新新商品。最廣為傳聞的,莫過於「吃醋降血糖」這個好處了!可惜,傳說仍舊是傳說,不過若沒有人體實驗的基礎下,仍無法成為一種保身健體的有效選擇。

就在2017年時,著名醫學期刊「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」便發表了一篇關於「醋是否能夠降血糖」的綜述性文章,為流傳在民間的養生療法,利用實證方式說分明。



研究中總共收錄了十一篇臨床的介入性文章,利用相關文獻的結果進行統合,剖析探究這個「吃醋古方」是否能夠成為控糖的發硎新試。經過繁複的數理分析後,得到一個振奮人心的答案,「吃醋,的確可降低些許餐後血糖值」!

但是,又是這個關鍵性的「BUT」,結論雖好,卻無法避免地顯示出「醋V.S.血糖」幾個應用上的缺陷。首先,若是仔細閱讀內文,就會發現文章的研究來源多屬於「極小型的研究類型」,每篇研究幾乎不超過三十人,僅有一篇為32人,容易有研究人數上的偏差問題,資料的可信度往往大打折扣。

接著,受試的「醋種繁多,包括蘋果醋、葡萄醋、白酒醋、紅酒醋、以及基本款的食用醋,若是真要雞蛋裡挑骨頭,時來興起問句「比一比,那種醋比較好?」還真不知是蘋果醋尚好,還是紅酒醋好棒棒,抑或基本款的食用醋最優秀;劑量也難以說準,每餐需要搭配的醋量從2-50公克都有,若真想精準地推薦「控醣有效醋」,還真只能含糊其詞,二手一攤,無話可說。

第三、實驗的最終結果差強人意,嚴格來說,只能說「可以降低餐後血糖」,然而「降低餐後血糖的效果有多強?」,卻是一個悠遠渺茫的迷濛解答,終究,統計的結果實在是不夠精準97%:數值愈大愈不精準)。
 

以營養專業的角度來看,吃醋最多只能當成眾多降血糖輔助療法的其中之一,實在是難以登上大雅之堂。像是台灣販售的醋品,為了提升口感,而不是酸溜溜又難以下嚥,自然加入一堆糖份,創造酸甜般「戀愛的感受」,對著荷包進行吸金大法。結果,醋還沒喝到幾滴,血糖卻因為過多的糖份只能飆高、飆高、再飆高;現行研究也少見與方法做比較,像是增加水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取,或是餐後進行輕度活動等,實在難以給予精確的評價。
 
所以,下次還想用吃醋降血糖嗎?各位客倌,傳聞聽聽就好,還是配合正統醫療,聽取營養師的專業諮詢控糖才能快又有效哦



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

什麼!原來護心A咖不是魚油,竟然是「這個」,實證效果強大到連醫生都不敢相信

心房顫動,一種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,長期下來會導致心臟血液輸出量減少,導致血栓發生心肌梗塞,甚至有中風的問題,導致死亡率大大增加。




為了避免的心房顫動問題發生,除了眾所皆知的一些方法,像是控制體重、規律運動外,接著就是魚油補充品了!魚油的好處,大家都知道,然而,醫療專業日新月異,服用魚油仍還是抗心房顫動的東方不敗嗎?

一項針對預防術後心房顫動的綜述性文章,將整個翻轉醫學舊有知識。首先,研究統計了單純補充魚油的患者(含多元不飽合脂肪酸EPA/DHA),與添加維生素CE,發現僅攝取魚油根本沒有顯著的療效,必須搭配維生素CE才能有效地預防心房顫動。


除此之外,想吃魚油也並不是隨便在藥房買二罐來吃就有用,否則也只是花了冤枉錢,讓白花花的銀子雙手奉送他們。魚油必須符合傳說中的黃金比例EPA/DHA1:2」,才是護心的上上之選。

若沒有符合如此利析秋毫的成份,吃魚油也只是保個心中平安,順心勝治病罷了!所以還想單靠魚油護心顧健康嗎?單吃魚油可沒有顯著效果,一定有黃金比例EPA/DHA1:2」,再加上維生素CE才有效。

但是,現今已是講求不殺生,環保愛地球的世代,尤其像是素食者,總不能因為想照顧自已心臟,卻要陷入殺生護已二難的局面!別擔心,單吃維生素C,不僅治療,更有預防心房顫動的奇效。


英國倫敦生物醫學中心(BioMed central;雖然文章源於英國,但和網傳的「英國研究」等級可是天差地遠,觀眾們千萬別搞混了!)於2017年時發佈一篇綜述性文章,而主角竟然不是什麼仙丹妙藥,而是在四處的藥妝店或藥局隨處可見的「維生素C」。

文章指出,若在心臟手術前12小時前吞下2公克的維生素C2000毫克),並在術後7內每天再補充1公克的維生素C1000毫克),除了可以減少心房顫動的復發率,還可有效降低住院天數。哇噻,真是太神奇了!筆者衷心向健保局建議,應該將心臟手術前的營養諮詢納入健保給付,並由營養師開立維生素C,可有效減少醫療支出,還可填補健保漏洞!

為何小小的一顆維生素C,卻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?一些研究發現,維生素C的確具有治療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功效。尤其在心臟手術後,維生素C可以增加心臟血流灌注,以及降低影響心臟功能的心肌激素之數值,進而保護受損的心臟。除此之外,對於心衰竭或心臟粥狀動脈硬化的功力也不可小覷,維生素C更能改善血管的內皮功能,以減少心臟傷害的程度。

下次若是親朋友好友因為心臟疾病住院時,別急著買些貴珊珊的保健品,只要買罐維生素C,術前術後記得吃好吃滿,護心好處自然少不了你!

營養師專屬後記:
給營養師們
若您真的費心閱讀參考資料,就會發現英國倫敦生物醫學中心(BioMed centralBMC)的研究有效與否,其實與國籍相關。

文獻內容主要為二大類,分為美國來源非美國來源。有趣的是,非美國來源」的國家,像是希臘、伊朗、俄羅斯及世貿組織創始國之一的斯洛維尼亞,補充維生素C的預防及治療心房顫動方面,皆著實令人驚豔;至於美國來源」的結果,卻是讓人心灰意冷。

其中討論的可能原因就不在此贅述了!也因為國籍之間的差異,所以筆者找了粗略搜尋一些中文文獻,想看看台灣目前的應用狀況,了解台灣的醫學水準,是和希臘、俄羅斯同級,還是也能一舉躍龍門,與美國並駕其驅。結果本土似乎沒有類似的相關研究,實在可惜。

所以囉!找不到研究方向的營養師們,想產出自我實現的KPI嗎?渴望碩博班畢業嗎?上好的研究專題就在這,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,不用花費昂貴的實驗費用,只要幾顆便宜的維生素C,揚名國際的機會就在此哦!

最後的重點整理:
1. 護心,包括預防及治療心房顫動,服用魚油必須搭配維生素CE才有效。
2. 補充魚油也要符合黃金比例EPA/DHA1:2
3. 心臟手術與維生素C12小時2公克;術後7天內每天補充1公克

參考資料:
Guo, X. Y., Yan, X. L., Chen, Y. W., Tang, R. B., Du, X., Dong, J. Z., & Ma, C. S. (2014). Omega-3 fatty acids for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: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oxidant vitamins?. Heart, Lung and Circulation, 23(8), 743-750.

Hemilä, H., & Suonsyrjä, T. (2017). 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igh risk patient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 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, 17(1), 49.